白茶阁资讯:不知何时起,做旧老白茶和渥堆画上了隐形等号。
部分新茶客心里,只有经过严重渥堆的,才算做旧茶。
那些颜色发黑,看着就像黑茶的老白茶饼,才是做旧茶的典型。
退一步看,假设自己遇到的茶饼,颜色并非黑乎乎一片。
而是保留几分暗褐色,这还算正常吧?
又或者,细看了茶饼表面,发现叶片色系陈化自然,看着不单调。
外观看,茶叶表面毫无异样。
但沸水冲泡后,趁热揭盖去闻,里面飘来一阵植物被沤烂般的怪味。
这样的茶顶多算是不小心存坏变质,不能将罪名定在做旧上吧?
不知以上心路历程,茶友们是否认可?
提到老白茶的真假鉴定,村姑陈只想说一句话,大家在喝老茶时,千万别再抱着侥幸心态。
世间的做旧茶,堪称是千千万,远不止渥堆做旧那么简单。
回顾这些年的鉴茶实例,问题老白茶的做旧方式难以尽数!
《2》
一、渥堆做旧。
渥堆原本是黑茶的常见加工步骤。
但黑茶的渥堆加工有章可循,有着明确规范。
茶叶堆头大小、温度控制、湿度调整等,有着日愈成熟的技术规范。
基于做旧造假为出发点,加工白茶时借鉴渥堆方式,纯属居心不良。
照这样做出来,且不说是否还算白茶,但在卫生方面就没有半点保障。
早几年,路过福鼎某个周边县市。
当时在路边发现一家小规模的家庭制茶坊,时值中午,门口也没人在守。
探试性推门走入,眼前一幕让人惊呆。
只见大堆茶青,厚厚摊在地上进行渥堆。
地面上除了一层塑料膜外,再无其它防护,完全没有达到离地加工的卫生标准。
跨步走入瞬间,只感觉整个车间又闷又热,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沤味和臭味。
扫了一眼,厚厚渥堆在地上的茶青,不少已经转成黑褐色,看着苍老极了。
估摸着,只待渥堆结束,再随便烘一下降低杂味,随意编上年份,就能推向市面出售。
最终不知得有多少“老白茶”,就此新鲜出炉!
《3》
二、暴晒做旧。
很多茶客在没有深入了解白茶时,会以为白茶加工非常简单。
做茶时,只要随便晒干就行,但这种想法实在太天真。
白茶加工时的“晒”,专业说法是日光萎凋。
日光萎凋时,茶青摊晾的厚薄、光照强弱、温度变化、摊晾时长、湿度变化、风力大小、风向调整等细节,都有一定要求。
远非农家自制萝卜干、豆角干那样,放在地上随便暴晒就行。
即便日光萎凋结束后,白茶仍需经历烘干、拣剔等系列工序,才能正式成型,远没有看着那么简单。
然而,部分做旧茶生产者抓住了“自晒”概念,在做旧尝试上进行创新。
收来一批便宜的茶青鲜叶后,随意摊在地上暴晒。
不出半天就能晒红、晒褐、晒变色。
茶叶内部的叶绿素严重受损,看起来沧桑不堪。
原本以绿为主的叶片,瞬间变成梅干菜的颜色。
此时只要胆子大,将这样的暴晒粗制茶标成“农家自制10年陈老白茶”。
在满满噱头面前,指不定能骗过一众新手。
《4》
三、边角料做老白茶。
之前在武夷山,看到路边茶叶店上,有不少店主和店员在挑茶。
当时就好生纳闷。
全部用人力去慢慢挑选,得多费劲啊。
当地朋友接过话茬,岩茶的挑茶还是以机器居多。
将做出来的毛茶运到色选厂,更能高效率、省时间的挑茶。
提到色选,朋友分享了一个八卦。
他自言调侃,近些年在武夷山,色选可是门好生意。
因为茶农将毛茶运来色选,需要交费。
色选过后,挑剔出来的茶梗、老叶片、蜡片等,还大有用途。
可以从这些边角料里提取茶多酚,卖给制药厂。
可以将挑出来的茶梗收集起来,做成茶叶枕。
还可以卖给别人来做“老白茶”……
啊,什么,做老白茶?!
武夷岩茶挑拣出来的边角料,还能做老白茶?
朋友倒是风轻云淡,这有什么稀奇的。
这些边角料价格便宜啊,用来压饼做老白茶(肯定是做旧的那种),利润才会大。
即便只买十几块一饼,薄利多销,仍旧有利可图。
闻言想到一点,买老白茶若是想少踩坑,最关键莫过于别贪便宜。
只要十几块一饼的老白茶,单从制茶成本来看就并非好货。
《5》
四、箱底料掺杂压饼。
满满一大箱七、八斤起步的茶叶,每次卖茶打包时,分装二两、半斤、一斤出去。
等到最后,剩在箱底的底料往往偏碎。
茶圈内,对这样的茶叶有着形象称呼——箱底料。
虽说,只要茶叶品质好,碎茶也能泡出好滋味。
但这种剩在箱底的边角料,品相不佳,不能混在正品里出售,否则会有故意欺骗之嫌。
早几年在鉴茶时,有茶友发来一饼“蓬松饼”的图片。
点开一看,直觉不妙,这饼茶的原料未免太碎了!
整饼茶看着,几乎没有完整叶片。
除了碎叶就是粗老茶梗,没有半点芽头存在感。
可想而知,那饼茶(茶友自称是2012高山白牡丹)的原料太次。
选料等级不高,还整体偏碎,看着像箱底茶。
遇到这样的茶饼,且不说它的年份是真是假。
从这么难看的饼面就已经心知肚明,如此一言难尽的糟糕茶饼,再便宜也别买。
《6》
五、高温烤干做旧。
烘干是茶叶加工的基础步骤,白茶制作,也不例外。
萎凋结束后,白茶仍需进行烘干,才能确保含水量合格。
单纯依靠温和日晒,不可能让茶叶内部彻底干透。
但白茶的烘干,也是有技巧的。
宗旨是,在尽量将多余水分烘干之余,避免破坏好茶的养分风味。
若是随意烘干,甚至高温烘干,对茶叶风味物质无疑是灭顶之灾。
某次,有茶友提供了这样的素材。
茶友在当地的茶叶展览会里,买了一饼2009年的贡眉。
具体价格没有细说,但从发来的实拍图看,情况不妙。
整块茶饼的颜色,黑褐为主,色系偏咖。
另外,茶梗还变成了偏褐的巧克力色。
从经验看,这饼茶不是被大火烤干,就是渥堆做旧。
根据整体偏咖的色系来推测,大火烘干的嫌疑更大。
更令人奇怪的是,那饼茶的颜色并不均匀。
明明是同一饼茶,有的叶片偏咖,有的叶片却偏黄。
深浅不一,很是怪异。
据猜测,这饼茶大约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原料,一起压成。
主体可能是用高温烤过的新茶,但也有掺杂部分陈茶叶片。
一新一陈混拼起来,再一起烤干。
如此混搭的茶饼,在很多新手眼中,极具迷惑性。
但从花杂混乱的叶片颜色上,细致观察,依旧能看出猫腻!
《7》
做旧的本质,属于造假。
既是造假,就不存在按套路出牌。
而是各种魑魅魍魉,齐齐上阵。
或渥堆,或暴晒,或先渥堆再暴晒;
或烤干,或将存坏变质茶二次加工,或用边角料制茶;
或是虚标年份,将三年陈翻倍标成6年陈老茶,或是直接用劣质茶青造假……
总之,白茶的做旧伎俩,层出不穷。
探究白茶做旧加工,到底会有多少种方式,没有任何意义。
但即便如此,买茶时也无需恐慌。
假的真不了,真的假不了。
只要认准老白茶的品质,选茶香悠扬,滋味醇厚,回甘舒适的好茶。
以不变应万变,自然能避开做旧茶的诡计!
了解更多安吉白茶资讯,关注安吉白茶网 【www.123nice.net】
版权:茶农老司机
白茶阁为您提供渥堆、暴晒、高温、混拼、边角料,做旧老白茶制作工艺流程的图片、评论、观点、详细资讯,做旧老白茶制作工艺流程相关文章信息。
相关阅读:/
联系方式:微信号:baichage123
地址:浙江省 湖州市 安吉县 递铺镇 安城村
关键词:老白茶
推荐阅读:
评论